ITCOW牛新网 8月18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海域顺利完成航次首潜,这也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 7000 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第 300 次下潜。

“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达成300次下潜里程碑

“蛟龙号”此次下潜是作为2024年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的一部分,科考队搭乘“深海一号”船,于18日船时0时左右抵达首个作业区。在这里,“蛟龙号”预计将执行5次下潜任务,由首席科学家许学伟带队,潜航员齐海滨、张奕随行,他们将对海底生物多样性进行深入观察和记录。

据ITCOW牛新网了解,此次下潜任务不仅包括对海底生物分布的详细观察和拍摄,还将采集关键的生物、水体和地质样本,以及收集重要的环境参数数据。

“蛟龙号”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自2009年起便开始了它的深海探索之旅,先后成功完成了1000米至7000米不同深度级别的海试。“蛟龙号”可以在全球99.8%的海洋面积使用,为我国深海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深海一号”作为“蛟龙号”的支持母船,由中船集团第708研究所设计,具备出色的续航能力和载重能力,为“蛟龙号”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这艘母船长90.2米,型宽16.8米,设计排水量达到4500吨,续航力超过12000海里,是我国深海探索能力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