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COW牛新网 5月10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近日发布公告,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拟对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安全性能提出严格要求,重点解决断电失效、紧急操作难识别等问题。新标准预计于2025年6月完成公示,或将成为全球首个专门针对电动化、智能化车门把手的强制性安全规范。

工业和信息化部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

新标准聚焦三大安全隐患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普及,隐藏式车门把手因设计简洁、科技感强,已成为市场主流。然而,近年来多起事故暴露出其潜在风险:

  1. 断电失效:车辆碰撞或起火时,电动门把手可能因断电无法开启,阻碍救援;
  2. 标识不清:隐藏式内把手缺乏统一标志,乘员在紧急情况下难以快速识别;
  3. 结构强度不足:部分产品在碰撞后变形,导致车门无法手动打开。

新标准草案要求:

  • 强制冗余设计:电动门把手需配备机械解锁装置或断电保护功能,确保事故中车门可手动开启;
  • 统一紧急标识:隐藏式内把手需设置高可见性标志(如荧光或凸起设计);
  • 动态强度测试:新增翻滚、坠落等极端场景下的防误触和结构强度试验。

目前,国内现行标准(如QC/T 988-2014)仅针对传统门把手的耐久性,未涉及电动把手的特殊安全要求。欧美虽在法规(如FMVSS 206)中提及车门解锁冗余,但无专门针对隐藏式把手的技术规范。此次中国率先制定强制性国标,或推动全球汽车安全设计升级。

特斯拉、蔚来等品牌已因隐藏式把手的安全问题遭遇用户投诉。业内专家建议,新标准应进一步明确:

  • 极端环境(如-30℃低温、涉水)下的可靠性测试;
  • 与现有国标(如GB 15086)的兼容性细则。

意见征集截止至2025年6月7日,相关单位可通过工信部官网提交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