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以“智御・无界:大模型引领安全服务新时代”为主题的天泽智联新品发布会在合肥举行。此次发布会聚焦安全产业智能化、服务化升级,重磅推出「蓝塔」原生安全服务大模型及覆盖消防安全、安全生产、结构安全三大场景的多款硬核产品,以“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孵化”的模式,为安全服务化、智能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图片1.png
图片2.png

一、战略锚定:安全服务转型的时代命题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而技术创新是安全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支撑。”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长梁光华在开场致辞中开宗明义。

图片3.png

清华合肥院副院长  梁光华

随着产业升级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深入推进,安全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市场重心从硬件销售向运营服务迁移,需求端从事后应急向全周期防控升级。这种转型的核心是解决“能力供给”与“需求升级”的适配问题。

图片4.png

天泽智联副总经理  关劲夫

天泽智联副总经理关劲夫在主题演讲中提到,安全产业正在向运营服务导向加速转型,对行业参与者服务能力提出更多的要求。大模型技术的出现,能够帮助行业参与者更好地提升安全运营服务能力。AI大模型正在重塑安全产业边界,未来将更融合、智能化、平台化、生态化。

通用大模型虽有基础能力,却因缺乏行业适配,难以直接解决安全服务中的具体问题: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储备,也难以承担技术适配的成本,最终只能“望技术而兴叹”,难以享受到大模型带来的红利。

天泽智联的蓝塔大模型及系列产品旨在帮助行业伙伴适应趋势,找到安全服务蓝海,坚守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核心使命。

二、蓝塔大模型:构建安全服务的能力基座

针对产业进阶中的深层矛盾,天泽智联发布的「蓝塔」原生安全服务大模型,跳出了单纯技术输出的思维,而是致力于为安全服务量身打造能力基座。

图片5.png

天泽智联CTO  詹杰

天泽智联CTO詹杰介绍,其核心突破在于:以数十亿级安全领域专属语料为养分,将消防、生产、结构安全等领域的专业能力,拆解为“可调用、可组合、可生长”的模块化组件,从法规解读、风险研判到报告生成、应急推演,覆盖服务全流程。更关键的是,通过开放API接口,合作伙伴无需重构系统,就能将蓝塔能力嵌入现有服务流程。

这种能力共享模式,改写了安全服务的供给逻辑,让所有参与者都能站在同一技术高度,低成本获取专业能力。

三、场景落地:从技术基座到服务闭环

技术的价值,终究要在场景中生长。天泽智联同步发布的12款产品,恰是蓝塔能力的具象化载体。

图片6.png

天泽智联消防安全BU总经理  胡欣

天泽智联消防安全BU总经理胡欣介绍,在消防安全场景中,天泽智联依托蓝塔大模型助力消防全域能力提升,发布“综合安全智能服务中心系统”,配套“用户信息传输装置”“防灾智盒”“消控室值班机器人”和“无人综合应急站”5种产品,用“智慧大脑”赋能服务,以“硬核科技”筑牢防线,重新定义消防安全新纪元!

图片7.png

天泽智联安全生产BU总经理  王颖

天泽智联安全生产BU总经理王颖介绍,在安全生产领域,依托蓝塔大模型打造安全生产智慧管理平台,针对大中小型企业不同诉求,发布“安全生产智慧管理平台-专业定制版”“工仓云安AI一体机-软硬一体本地版”“工仓云安-SaaS轻量标准版”3款产品,深度服务矿山冶金、石油天然气、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图片8.png

天泽智联结构安全BU总经理  陈铖

天泽智联结构安全BU总经理陈铖介绍,在结构安全端,天泽智联用“三维结构监测机器人”“弹性波检测技术服务”“水库智能管理系统”“结构安全智能预警服务平台”4款产品,聚焦水利安全领域,以亚毫米级预警设备与深度隐患检测服务,筑牢水利安全屏障,守护江河安澜。

四、深度适配工业场景:工业级四足机器人

在最后的“One more thing”环节,工业级四足机器人G7的闪亮登场让人眼前一亮。这款机器人深入融合前沿AI算法与精密机械工程技术,可在恶劣环境中执行高危巡检与灾后侦查任务,成为高危区域的“安全尖兵”。

图片9.png
图片10.png

从2018年首创消防托管服务模式,到2025年推出安全原生大模型,天泽智联用7年时间完成了从“服务提供者”到“能力赋能者”的跨越。希望“蓝塔,做帮助大家找到安全服务蓝海的灯塔”,通过蓝塔大模型让所有参与者无论规模和场景,都能找到适配技术路径,为安全产业补上了“服务化转型”的关键一环,更使技术红利从少数头部企业扩散至百万中小从业者和城市末梢场景。

正如发布会主题所言,“智御·无界”,当人工智能不再是少数企业的“专利”,而是成为全行业的“基础设施”,真正的安全普惠时代才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