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COW牛新网 8月11日消息,OpenAI在推出GPT-5仅72小时后,因用户大规模抗议被迫调整策略。CEO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通过社交媒体宣布恢复GPT-4o等旧版模型访问权限,并大幅提升付费用户的使用配额。​

GPT-5

8月7日GPT-5发布后,OpenAI强制将所有用户迁移至新模型,并关闭了GPT-4o等旧版本的入口。这一决策迅速引发付费用户强烈不满,尤其是Plus订阅者(月费20美元),他们依赖不同模型完成特定任务:

  • GPT-4o​:擅长创意写作和情感化交互,被用户视为“对话伙伴”;
  • GPT-4.5​:用于代码调试和逻辑推理;
  • o3系列​:联网搜索和事实核查的常用工具。

用户抗议的核心在于,GPT-5虽标榜“博士级智能”,但其冰冷、冗长的回答风格与旧模型的个性化体验形成鲜明对比。Reddit和X平台涌现大量“悼念帖”,有用户称“失去了一位朋友”,甚至发起联名请愿,要求恢复GPT-4o,签名数超3000人。​

GPT-5

面对舆论压力,奥尔特曼迅速采取三项补救措施:

  1. 恢复旧模型访问​:Plus及以上用户可在设置中开启“显示旧版模型”,重新调用GPT-4o等版本;
  2. 大幅提升配额​:
    • Plus用户​:GPT-5消息额度从每3小时80条增至160条,GPT-5 Thinking模型每周限额从200条升至3000次;
    • 免费用户​:每日可发送10条GPT-5消息,超额后切换至GPT-5 mini(与之前政策一致,无变化);
  3. 增强透明度​:计划在界面标注响应使用的具体模型,并发布博客解释容量分配逻辑。

奥尔特曼承认低估了用户对旧模型的依赖,称“GPT-5在多数场景更优,但情感联结无法量化”。数据显示,Plus用户使用推理模型的比例从7%飙升至24%,印证了用户对新功能的谨慎接纳。​

GPT-5

此次风波揭示了AI行业的两难:

  • 工程视角​:OpenAI原计划通过GPT-5统一架构降低运维成本,其智能路由系统可自动匹配任务复杂度(如快速响应或深度思考)。官方称GPT-5在代码生成和事实核查错误率上比GPT-4o降低80%;
  • 用户视角​:强制升级破坏了工作流连续性。开发者抱怨GPT-5“过度思考”,简单查询需数分钟,而创意工作者则痛失GPT-4o的“人文温度”。

业内专家指出,AI产品需平衡“技术先进性”与“用户体验惯性”。

OpenAI承诺未来将推出更多定制化选项,如允许用户选择模型性格(如“理性分析”或“情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