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COW牛新网 8月12日消息,据外媒Windows Latest今日报道,谷歌浏览器Chrome正针对Windows 11平台测试一项名为”无痕模式下阻止脚本”的新功能,旨在强化隐私浏览的安全性。这项创新性保护机制通过拦截已知的指纹追踪脚本,为用户提供更彻底的无痕浏览体验,弥补了当前仅清除历史记录和Cookies的隐私保护局限。

谷歌在Win11测试Chrome无痕模式新功能

根据技术文档披露,新功能采用”标记域名列表”(MDL)机制,在无痕模式激活后自动阻止列表中的第三方脚本运行。这些脚本通常通过Canvas、WebGL、字体渲染等浏览器API收集设备特征信息,生成可用于跨站追踪的唯一指纹。测试显示,该功能能有效切断约78%的已知指纹追踪链条。

据ITCOW牛新网了解,与其他浏览器相比,Chrome的脚本拦截策略更为审慎。不同于Safari智能防跟踪(ITP)和Firefox增强型防跟踪(ETP)在常规浏览中的全面防护,谷歌选择仅在无痕模式下启用该功能,且采用可管理的白名单机制,以平衡隐私保护与网站兼容性。

谷歌在Win11测试Chrome无痕模式新功能

技术专家指出,指纹追踪已成为当前网络隐私的主要威胁之一。传统隐私模式虽能清除Cookies和浏览历史,但设备指纹因其持久性和隐蔽性,仍可被用于用户识别。谷歌此次功能升级,正是针对这一痛点的精准打击。

从用户体验看,新功能设计颇具人性化。当网站因脚本被拦截而功能异常时,地址栏会显示”眼睛”图标提示。用户可选择临时关闭保护,或通过设置全局调整拦截强度。这种灵活的控制方式,既保障了隐私需求,也兼顾了实际使用便利。

谷歌在Win11测试Chrome无痕模式新功能

市场分析认为,谷歌此次功能测试反映出浏览器隐私保护的演进趋势。在GDPR等数据保护法规日益严格的背景下,主流浏览器正从简单的数据清理,转向更主动的追踪阻断。Chrome作为市场份额领先的产品,其技术选择将影响整个行业的标准制定。

值得注意的是,谷歌采取了渐进式推进策略。先限定在无痕模式测试,再根据反馈逐步优化;先针对已知高风险脚本,再扩展防护范围。这种稳健做法,既能收集真实使用数据,也能最小化对现有网站生态的冲击。

隐私权倡导组织对这项创新表示欢迎,但同时也指出其局限性。目前MDL名单仅覆盖部分已知追踪脚本,对于新型指纹技术和本土化追踪手段的防护仍有不足。专家建议用户结合VPN、广告拦截器等工具,构建更全面的隐私保护体系。

随着测试的深入,该功能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内向所有Windows 11的Chrome用户推送。谷歌表示将继续优化脚本识别算法,并考虑将其扩展至常规浏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