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COW牛新网 8月13日消息,据界面新闻报道,腾讯旗下微信支付近日悄然升级”分付”功能,在原有信用消费基础上新增”借款”服务。据腾讯相关人士回应,此次升级仍处小范围灰度测试阶段,主要面向具有良好消费记录的用户开放银行卡提现功能,进一步拓展服务场景。
根据测试用户反馈,新上线的借款功能与消费行为深度绑定。用户需满足三项条件:近30天完成至少100元微信支付交易(未使用分付)、通过系统信用评估、具备可用分付额度。借款金额通常与近期消费规模挂钩,审批通过后资金可实时转入银行卡,次日开始按日计息,借款额度与消费额度共享。

据ITCOW牛新网了解,微信分付的借款利率维持0.045%日息(约合年化16.425%),与原有信用消费利率一致,低于多数互联网信贷产品的18%-24%年化区间。目前服务由财付通小贷和国投泰康信托联合提供,资金链路清晰透明。
行业专家分析,分付此次功能升级具有三重战略意义:一是突破支付场景限制,满足用户应急现金需求;二是通过消费数据风控,实现差异化定价;三是完善金融产品矩阵,应对支付宝”花呗+借呗”的竞争。特别是将借款资格与真实消费挂钩的创新设计,既能筛选优质客户,也降低了过度借贷风险。
从产品形态看,新版分付已兼具”花呗”的场景消费和”借呗”的现金借款双功能,但利率结构更为简单。用户可随时还款且无手续费,已还部分立即停止计息,每月只需偿还10%最低还款额即可维持额度。这种灵活机制,特别适合资金周转需求频繁的年轻群体。
市场观察人士指出,微信分付的谨慎扩张策略值得关注。尽管坐拥10亿级月活用户,腾讯并未急于全面推广,而是坚持”小步快跑”的灰度节奏。这种克制反映出互联网信贷监管常态化后,头部平台的合规自觉性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分付仍保持若干使用限制。如不支持红包转账等虚拟交易,借款功能也暂未开放给所有用户。腾讯表示将根据测试反馈持续优化,待模式成熟后再逐步放开。这种”先试点、后推广”的思路,有助于平衡创新与风险。
从技术实现看,分付的”交易触发借款”机制颇具创新性。系统通过分析用户的消费金额、频次、商户类型等数据,动态评估借款资格和额度。这种基于真实交易画像的风控模型,比传统信贷依赖征信报告更贴近用户实际还款能力。
法律专家提醒,虽然互联网信贷便利性提升,但消费者仍需理性借贷。特别是日息0.045%的利率虽属行业中等水平,若长期滚动使用仍会产生可观成本。用户应根据自身收支状况合理规划,避免陷入债务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