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COW牛新网12月17日消息,根据《科技日报》和央视新闻的报道,我国在南极的第五座考察站 — 罗斯海新站 — 于12月16日实现了建设上的重要进展。该站主楼首根最高钢柱的成功吊装,标志着该站主体工程的全面启动。

这根长达16.5米的钢柱是六根核心结构钢柱之一,其吊装也创下了中国南极建站史上单次起吊最长构件的纪录。
主站区域由ABC三个区段组成,此次吊装的钢结构位于最高的B区。在B区主结构安装完成后,A区和C区的结构将与之合龙,并进行后续建筑设施及模块的安装。
在罗斯海新站之前,中国在南极已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四个科考站。其中,1985年2月20日正式落成的长城站是最早建立的。
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罗斯海海域的恩科斯堡岛。建成后,该站预计可容纳80名考察人员,开展大气和海洋基础环境、生物生态等多圈层、多学科的观测和科研工作。
据新华社先前报道,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11月1日出征,此次考察为期5个多月。这是中国南极科考任务首次由三艘船只提供保障,其中包括“雪龙”号和“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
本次考察的重点之一是罗斯海新站的建设。新站是新时代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常年科考站,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的第三个常年考察站,也是面向太平洋扇区的首个考察站。